图纸(CAD)管理和BOM管理的区别
本书第三章已经对CAD和BOM的变更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,因此本节不再赘述,只对图纸和BOM的区别进行说明。
以前笔者在研讨会上一提到“从今以后必须用BOM来进行产品生产,而不再用图纸”时,常常会有反驳的意见说:“我们靠图纸就能顺利地进行制造啊,所以我觉得没必要用BOM,”最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BOM的重要性,虽然那些公开的质疑已经越来越少,但本书还是要再次做一个总结。
因为图纸中包括了BOM的内容,所以只要有图纸,肯定能制造出产品。那为什么还要变为以BOM为主的生产体制呢?为什么不再以图纸为主了呢?的确,只要有正确的图纸和正确的BOM,就能顺利地完成产品的生产。但是过去和现在,图纸的变更频度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一旦频繁地发生设计变更,在以图纸为主的产品生产中对零件的管理就会很麻烦。
就算企业对频繁发生的规格变更采取措施,或是对为削减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接连发生的设计变更采取措施,只要是以图纸为主,那应对以上两种变更的效率就不会高。哪怕只是针对零件/部件这个级别的微小变更,一旦反复修改图纸,图纸的数量就会急剧膨胀,对变更本身和图纸的版本管理也随之变得繁琐起来。现在,不管是手机、液晶电视,还是汽车,其新产品的寿命越来越短,生产作业的无工厂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,因为要把变更的图纸分发给各地的生产企业和供应商,所以图纸管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。
另外,虽说企业依靠图纸就能制造出产品,但实际上很多情况都需要对产品信息进行修正才能制造出产品来。图纸所记录的产品规格的信息仅限于形状,无法涉及材料、耐久性等信息。因此只看图纸的话,往往会忽视掉在图纸中没有反映出来的细微的规格变更和修正。要找出这些误差,使企业从事正确的生产就要靠生产部门的上游—生产技术部门来尽力解决这个问题了。
图4-15以图纸为中心的日本制造业的现状
如果转变为以BOM为主的管理方式,从零件/部件出发应对变更或重复利用就变得容易了。
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搜长按客户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。要强化应变能力,要提高今后的竞争力,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促进以零件/部件为单位的模块化,比如降低产品零件成本价格,共享平台基础部分等。因为采取了表现品目信息及其组合的BOM的机制,所以要控制产品规格信息就有实现的可能。此外,还可以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。
接下来,我们将对不再以图纸而以BOM为主的生产体制的优点进行说明。最常见的以图纸为主的生产体制就是As-Is(现状)。例如,部件C虽然是由多个部件所构成的,但是却只有一张图纸。如果变更其中一个部件,虽然其他的部件都维持不变,仍然需要修改整个图纸,管理就变得相当繁琐。而且在这种情况下,因为图纸和部件的单位不一致,在实行标准化的时候,就要以每个部件为单位分割图纸来进行研究。
另外,还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,即虽然只有一个部件,但是却由于分属不同的业务而导致图纸大量存在的现象。比如部件D,要把部件与图纸中的编号连接起来相当复杂,设计和规格变更管理就更难了。
另一方面,To-Be(应有状态)是以BOM为主,换句话说,是围绕产品构成进行生产这种状况下应有的图纸体系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个品目连接一张图纸。如果遵守这个原则的话,部件C的构成部件里一个部件的变更就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件。而且因为单位缩小了,就更易于重复利用了,也更容易提高标准产品的规格。就算与部件D相关,也能给零件上标注编号,变更管理也更单纯。如此一来,计划或变更的单位就与图纸中的部件一致了。
这样,产品零件召邹件的单位能够与设计部门所制作图纸的单位一致,设计、销售、采购、生产等各部门,既能通过BOM对零件/部件的构成进行管理,又能在产品规格的共同环境下进行工作。
图4-16零件和图纸的关系
ERP与BOM所存在的问题
除了CAD的综合应用问题,导人SCM及ERP也常常遭到质疑,导人ERP也非常困难,据说70%以上的案例都失败了。虽说导致失败的理由有很多,但是作为体系构建上的问题,最重要的是基本数据有很大的差异。软件包和实际业务以及数据的主键间都存在差距也是原因之一。
另外,自动化与数据的精度也存在着问题。在ERP中提供原始数据的部门及应用这些数据的部门之间存在偏差,负责维护数据的组织不明确,数据的精度立刻就会降低。因为这套体系是以品目为主的,所以很难像按不同目的分类的BOM那样及时变换看问题的角度。另外,基于同样的理由,单位转换也很难。像工程的设定、工程的开始和结束这种制造业特有的信息的设定及实际信息的收集,也是很困难的。
本文由:http://www.pdm.so 英泰PDM发布,转载请声明,联系人:吴先生 4000627868